对于罗一并未抱太大的希望,毕竟南诏环境恶劣,换了谁去都要挠头。
只要能帮杨国忠先应付过去,不让南诏继续北侵就好。
这样低地期待,换回光复嶲州并且斩杀贼首十万的惊天大捷,李隆基自然无比激动。
至于消息的真假,李隆基也并不怀疑。
以这样的假消息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,没人能承受住他的怒火。
这让李隆基激动之余,眯缝着眼睛喜滋滋地侧耳听着外边百姓对他的欢呼。
不过身为帝王,该有的矜持还是要走的,当鱼朝恩过来禀报,李隆基立刻换了一副风轻云淡地样子,“朕识人擅用且将士肯用命,岂有不胜之理。”
接过鱼朝恩递过来的战报与书信,李隆基先打开战报仔细看了起来。
当看到是一前一后分别一战而殁的吐蕃与南诏大军,并且阵斩十万这个数目也并不是如他想的那样夸张。
李隆基再顾不得矜持,高兴地用力击了一下手掌。
相较于设伏将蕃人六万大军打得大败亏输,李隆基更在意的是南诏那五万人马逃回去还不到一千之数。
接连打得这几场,尽是大唐这边吃亏,这次终于轮到南诏,心中的那口恶气总算是出去了些。
罗一这小子,不枉他如此看重。
谋略什么的不提,单是占了一个福字,就不是别人能比的。
不但领着新军与蛮兵能以少胜多,还胜得这么离谱。
李隆基也是领过兵的,就从来没遇到过在没有内应下,夜里选择强攻坚城的。
而且仔细琢磨琢磨这小子最初的谋划,虽说堪称奇谋但也并非有多么惊为天人。
一方固守,一方迂回包抄或是设伏,这都是领兵之人常用的策略。
难的是这小子领着的兵差了些,所选地进兵路险过于险绝了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