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芙蓉阁 > 历史军事 > 万历明君 > 第206章 移根仙阙,西池鱼跃

第206章 移根仙阙,西池鱼跃(1 / 6)

第206章 移根仙阙,西池鱼跃

万历七年,腊月丙申朔日。

今日的常朝,依旧在文华殿升起。

左右两列的文武大臣,以及纠仪官、内臣等,都尽数到了班。

只有御阶上的主位空悬。

“四天了,陛下还要在军营呆到什么时候?”副都御使陈吾德瞥了一眼空荡荡的御座,扭头与申时行讨要着说法。

那日刘世延谋逆,皇帝当场便将其枭首示众,紧接着又自作主张,进行了好一通改制。

皇帝这样不走正规流程哪里能行,立刻便有大臣写好了奏疏,等在午门外准备与皇帝讨要说法,申论一二。

结果等到天黑,也没等到皇帝回宫。

一听才知,皇帝竟然留宿在了军营!

皇帝这一留就是四天,固然是省却了独断专行留下的些许麻烦,却也让宫里与朝臣一齐干着急。

陈吾德更是每常朝都抓着申时行问上这么一句,已经快成廷议开始前必备的流程了。

申时行已经习惯了两头受气,闻言几乎条件反射一般,将头别了过去。

他假装没听到一般,轻咳一声:“内阁桌案上的奏疏表章,都快堆积如山了,咱们先议事罢。”

皇帝几天不来上朝他能怎么办?去军营里给皇帝揪着耳朵逮回来?

那陛下也说了,是视阅营所,检查府库,清点军将等正事。

刘世延覆辙在前,谁还能拦着皇帝防微杜渐?

既然如此,还是看看眼前的廷议吧。

陈吾德看着日渐滚刀肉的申时行,也颇感无奈。

但既然要说正事了,他也不好再纠缠,只能没好气地接过申时行的话头:“那就先说说刘世延一案怎么处置吧。”

“诚意伯一脉是止于首恶,还是族诛?”

“从犯又牵连到多大的范围?”

“这事诸位总得有个章程,都察院已经快关不下人了。”

说着,陈吾德还不着痕迹地点了一下都御史温纯。

今时今日,皇帝的威势可不是以往能比,就连夺权兵部这种事,都没在明面上掀起太多声浪,就可见一斑。

如此,下面自然少不了揣摩圣意的人。

青绿小官们使出浑身解数牵连瓜蔓,短短几天,都察院就抓进去上百号人。

这情况给陈吾德吓了好一大跳。

若是再不划出个道道来,真要罗织大案,万人都打不住。

温纯自知陈吾德在点自己,心中也不甚在意,神情坦然地回以颔首。

朝臣对此更是兴致缺缺,丝毫没有表态的打算。

诚意伯是太祖始封的勋贵,世袭罔替,免死券书,哪怕如今谋逆,也不是他们这些朝臣能决定的。

石茂华这种文官,大家多少还会帮衬几句,勋贵?那还是算了吧,诛首恶还是族灭,都没什么差别。

尤其皇帝的态度模棱两可,也就更没谁想去凑这个热闹了,万一说错话了呢?

见朝臣们敷衍的模样,陈吾德只好看向御阶上:“张大珰,此事陛下作何说法?”

皇帝虽然人躲在军营,但对于朝局也没放松把控。

甚至于皇帝这几日在刘世延一案上态度暧昧不清,也多半是有意放任下面牵连瓜蔓,排出余毒。

张宏本是眼观鼻鼻观心,此时被陈吾德指名,才略微抬了抬眼皮。

见众人都朝他看来,张宏便朝城北方向拱了拱手:“陈副都御使这话问得多余,自刘世延案发以来,陛下从来都让法司秉公办案,除了大明律外,并没有别的说法。”

朝臣不由面色古怪,皇帝是怎么好意思在亲手处决了刘世延之后说这话的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杜林日记 谍战:红色掌柜 早安大明 亮剑:老李要枪不要! 从博德之门开始的无限旅途 寒门枭主 明渣的逆袭 万历明君 神尊强宠,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人在大唐,父慈子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