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芙蓉阁 > 历史军事 > 开国之君 > 第77章 新春

第77章 新春(1 / 5)

问:退休后发现乖孙是个工作狂, 怎么办?

答:无可奈何,只想躺平。

面对李长安指定的命题作文《豆腐赋》与他殷勤递上的笔墨,李雍不禁久久沉默。

——腊月二十八, 即便仍在京师为官, 此时也已放假了!

李雍头痛不已地摁住眉心,无奈推脱。“此事,年后再说。你外祖尚未回信, 倒也不必如此心急。”

说实话,李长安的确不急。不过是考虑到这篇《豆腐赋》将来多半要千古留名,所以早早发布任务, 留给李雍细心打磨的时间。

此时见李雍假期犯懒, 李长安也不以为意,只笑道:“豆腐虽是贱物, 但营养价值却不下于肉类。这大半年,无论庄户还是矿工只因吃多了豆制品, 体魄都强健了许多。若能将此物推广天下, 则百姓饥馑可解, 我大陈必将强盛。”

李雍不懂什么营养价值,但他却知道这些豆制品的确是肉、菜之外的强大补充。尤其是这些年天灾频仍, 粮食时有欠收甚至绝收, 而豆荚比稻和麦更为抗旱, 许是一条活路。然而——

“倘若你外祖要你将豆制品的制法交出, 却当如何?”李雍忍不住拧眉望向李长安。

李长安轻轻一笑, 朗然道:“爷爷忧国忧民,孙儿又岂甘人后?这豆制品的制法早晚是要公布天下的, 孙儿只是不想明珠暗投, 所以才需要有这篇《豆腐赋》。”

李雍闻弦歌而知雅意, 瞬间提炼出了这篇《豆腐赋》的中心思想。“如此说来,这篇赋就不是介绍制法,而是盛赞其用处。”

“不错!”李长安点点头,理所当然地回道。“爷爷身为文宗,向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即便乞骨还乡处江湖之远,亦心心念念牵挂庙堂之高。这才亲自下地耕耘种植大豆研制豆制品制法,只为解民饥馑大济天下。坐言起行,是君子之道,亦是圣人之道。如今豆制品稍有成就可救济千万生民,这岂非千古佳话?”

李雍被李长安安排的剧情臊地老脸发烧,当下捂着脸回道:“如此文章,欺世盗名!老夫做不了!做不了!”

“爷爷这是说的什么话?曲辕犁,若非爷爷慧眼,岂能问世?孙儿的豆制品店,若非爷爷鼎力支持,又岂能开张?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,爷爷之才乃伯乐之才,岂不比千万名只知埋头耕种的农夫更为要紧?”李长安理所当然地劝谏。

李雍被李长安的“劝谏”说地一愣一愣的,半晌才扭扭捏捏地问:“那亲自下地耕耘……”

“试用曲辕犁,爷爷的确亲自扶犁下地了呀!爷爷竟忘了么?”李长安瞪大眼,一脸惊异地望着他。

——老夫虽说的确下地,但拢共只犁了百步……或许还不足百步……

望着满脸正气的李长安,李雍着实无言以对。

李长安也不逼迫李雍当场表态,只轻笑着言道:“如此雄文,必将名垂千古!爷爷多酝酿酝酿,这赋明年再写也来得及。”

说完,他又提起了另一件事。“却是野叔的终身大事,是时候该办一办了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杜林日记 谍战:红色掌柜 早安大明 亮剑:老李要枪不要! 从博德之门开始的无限旅途 寒门枭主 明渣的逆袭 万历明君 神尊强宠,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人在大唐,父慈子孝